◎特约撰稿:叶晓婷 本刊记者: 郑挺颖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原化与干旱日"。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域的20多亿人口受到荒原化的威胁。说起"荒原",人们往往容易遐想到"焦渴的土地、遮天蔽日的黄沙、不毛之地",许多人将荒原视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的代名词,对其畏而远之。
昔人眼中,西出阳关的"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其情况险恶如同"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荒原化与荒原是什么关系?防治荒原化是否意味着要消灭荒原?带着种种问题,《情况与生活》杂志连线采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原化研究所所长、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卢琦研究员。
一连10年打卡沙漠无人区在许多人的观点里,"荒原"就是指沙涛起伏、寸草不生的沙漠。其实,沙漠是干旱地域基质为沙的土地,只是荒原的一种类型。
"在地理学上,荒原是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形成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情况荒芜、限制了人类运动的超级干旱地域,是一种地理景观。"5月29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原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卢琦向《情况与生活》杂志记者论述了荒原的界说。
新疆库木库里沙漠、雪山、野牦牛。位于祁曼塔格山脚下,库木库里沙漠南部。张翔/摄他给《情况与生活》记者打了个例如:荒原有多个"儿子",按地表物质组成,除了沙漠,另有岩漠、砾漠、泥漠和盐漠等。另外,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域,因低温所引起的植被匮乏则称其为"寒漠",这是荒原的另一种特殊类型。
值得进一步解释的是,荒原主要是干旱的产物,但干旱地域能否形成荒原,取决于干旱的水平和时长。现在,全球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的地域,均以荒原景观示众。新疆库木库里沙漠"小沙子湖"东段的湿地,沙不掩湖,湖涌沙出,沙山与湖泊十全十美。张翔/摄。
2007年以前,新疆和甘肃接壤处的库姆塔格沙漠一直是我国八大沙漠中唯一未经系统综合科学考察的童贞地,这里是羽毛状沙丘在我国的唯一漫衍区,极端干旱、地形庞大、险象环生,地貌、气象、水文等方面的基础数据都是一片空缺。为了摸清这个无人区的"家底",2007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60多人(来自20多个学科)组成的团结科考队,首次进入库姆塔格沙漠。经由5万多公里的行程,科考队一行最终实现对库姆塔格沙漠的大穿越,而且第一次系统地对库姆塔格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等自然情况要素,举行了观察和基础数据的收罗。
这次考察运动在学科组合集成、高新技术运用、基础数据信息收罗、样本提取和监测手段等方面到达了海内沙漠科考的空缺新高度。厥后,荒原化研究所还组织了多次大规模、多学科、全方位的沙漠、沙漠和沙地等综合科考,填补了荒原科考的多个空缺,对展现西北干旱区气候与情况的演变,以及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俯瞰库木库里沙漠。该沙漠呈不规则长方形,主要由高峻的金字塔沙丘与复合形新月形沙丘组合而成。
崔向慧/摄"库姆塔格"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汉语意为"沙山",它是中国第六大沙漠,也是国家重点风物胜景区鸣沙山的所在地。见识了灿若夏花的沙丘,在科考队员的科考日记作品集《沙山如花》中,卢琦写下了这些奇特的体验:"建设气象站,深挖土壤坑,发现大峡谷,天降堰塞湖,命名沙砾碛,畅游尾闾湖,追踪野骆驼,遭遇沙尘暴……库姆塔格科考,如盛夏之花绚烂绽放。库姆塔格就是我发展的'沙篮'。
"新疆库木库里沙漠水沙融会 崔向慧/摄荒原,荒而不芜用卢琦的话说,荒原其实是荒而不"无(芜)"。这是在气候十分恶劣、水热极不平衡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极端生态系统类型,具有奇特的结构和功效。它和森林、湿地一样,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藏着别样的自然交响,孕育了奇异多样的物种及自然景观,亦是"生命摇篮",为地球提供了生命服务功效。我国荒原的物种富厚度虽然比不上森林和湿地,却是我国抗逆性植物集中漫衍的资源库,生存了大量孑遗物种,是许多第三纪古老植物的遁迹所,还进化演化出一大批珍贵、特有、稀有等专属物种,好比裸果木、半日花、沙冬青、霸王、梭梭、沙拐枣及中国特有单种属四合木属、绵刺属、革苞菊属和百花蒿属等植物种。
荒原是我国抗逆性植物集中漫衍的资源库,生存了大量孑遗物种。荒原野生植物一般都具有抗旱、抗寒、耐热、耐盐,光合效率高、水分使用效率高且具特殊次生代谢化合物(芬芳油、生物碱等)等功效特性,是千百万年来与严酷生境博弈的一定效果,多数种类都具有开发使用价值,在国际上被公认为能满足21世纪人类对农业、食物、医药、工业原料等需求的最重要泉源之一。如国家一级掩护植物沙芦草,属于中国特有种,是优质的牧草植物和作物的野生近缘种;阿拉善苜蓿是重要的优质牧草植物,为贺兰山山麓特有种,漫衍区极小,种群数量少,野外已很难见到,可能已处于灭绝状态。
荒原也是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自由王国。我国荒原动物和世界其他荒原地域的动物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啮齿类和爬行类富厚,两栖类很少,但有蹄类富厚且奇特,例如野马、野驴、野骆驼、新疆马鹿、高鼻羚羊、普氏原羚、鹅喉羚、北山羊、盆羊、岩羊等,其中有一些是家畜的祖先。卢琦表现,"天生我材必有用。
荒原的物种数量肯定和热带雨林的没法比,可是西南地域的物种就比西北的物种更厉害、更重要吗?这是没法横向比力的。世界是彩色的,每个物种在自己的系统里都有自己的价值。
"在他看来,许多人把荒原当成"原罪",其实是一种误解。"肥"了海洋 丰了地下水卢琦先容,荒原的另一大重要功效是"成土固碳"。他以沙尘暴为例解释,沙尘暴是受气候驱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类泛起之前就已经刮了上百万年,只因它故障了今世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才被界说为"气象灾害"。
其实,沙尘天气把表层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当沙尘落到新的陆地上,经由发育就形成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土壤。黄土高原就是260万年来北半球的西风带搬运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荒原的沙尘聚集而成的,这么看,沙尘也是为孕育中原文明出过力的。即即是年年春天袭扰北京的沙尘,也给北京带来大量天然的肥料,富厚了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硼等元素。
卢琦强调,事物的优劣不是非黑即白的,要联合时空及人类利益需求的变化来辩证地看待。荒原的功效远不止于此。
当荒原的沙尘漂洋过海时,还会为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地球上50%以上的光互助用是由海洋的浮游植物举行的。全球海洋面积中,约有20%是高营养盐低叶绿素海区。在这些海区中,铁元素是海洋浮游植物举行光互助用的重要原料。
含有大量铁元素的沙尘沉降入海,可以促进海洋的低级生产力,这是沙尘的"铁肥效应"。浮游植物增加,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多食物泉源,同时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减轻温室效应。
据相识,荒原还与海洋存在庞大的气压差,形成季风,将水分从海洋运送到陆地,它成就了我国中东部的湿润气候。荒原另有储水净水等功效,好比沙漠渗透性强,使大气降水和雪融水通过层层过滤,水质被净化,最终下渗形成地下水库。我国荒原每年孝敬的价值量超3万亿元在卢琦看来,荒原乃自然恩赐,生态无价,但服务有"值"。
这些"价值"该如何盘算?对此,卢琦所在的科研团队开展了"荒原生态系统服务功效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荒原生态系统水文调控、防风固沙、土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主要服务功效评估指标构架和实物量测算,体例了《荒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规范》行业尺度,由原国家林业局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么一来,科研人员就能对荒原生态系统举行定位观察,实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荒原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动态变化,对荒原化生长趋势和危害做出评估和预警,对生态系统功效及其价值评估提供数据信息,为制定政策和计划提供科学依据。这项结果填补了我国荒原生态系统服务功效"定量评估"的空缺。
凭据评估,2009年,我国荒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3.08万亿元,其中防风固沙(荒原植被降低风沙流动,淘汰在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损害)占39.86%,土壤保育(荒原植被牢固、改良土壤,及荒原土壤经风力、水力或冻融等方式搬运形成新土壤)占18.06%,水文调控(植被修养水源和土壤凝聚水)占24.14%,固碳(陆地+海洋)占17.31%,生物多样性保育(荒原生态系统的焦点功效之一)占0.44%,景观游憩占0.19%。荒原植物种子的"诺亚方舟"富厚且奇特荒原情况严酷、生物种类多样性低、群落结构简朴、自主调治能力差,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懦弱带。由于人类运动的强度和规模不停增大,荒原珍稀动植物的生存领域迅速萎缩,实时接纳有效的掩护措施迫在眉睫,卢琦一直在琢磨荒原自然资源该怎么治理更好。
他与一批恒久从事沙漠科学与防沙治沙事情的科技人员,花了十多年时间,对我国主要荒原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漫衍情况等举行摸底观察,编撰了《荒原植物图鉴》。图鉴收录了700多种西北荒原区常见的植物,以彩色照片全面展示了每种荒原植物的形态特征、种群组成、生境特征及每种植物的漫衍图等,为我国荒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生存与可连续使用提供了参考。国家公园宜整不宜分由于陨石撞击等可能的自然原因,地球曾履历过5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
卢琦强调,现代人类正在履历地球历史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而这次的推手正是人类:人类的扩张侵占了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使它们无家可归;过分捕杀、食用和生意业务,打破了自然界的食物链……在他看来,建设国家公园和掩护区也是掩护荒原自然生态和野生物种免于灭绝、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基于一连10年对库姆塔格的考察,他草拟了《关于建设库姆塔格(荒原)国家公园试点》的提案,于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他发现国家已先后批准青海三江源、湖北神农架等9处国家公园试点,而荒原占领土面积快要1/3,却没有这一类型的国家公园试点。库姆塔格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里最后一个无人区,其他沙漠都有人类开发的痕迹,于是,卢琦在提案中建议增设库姆塔格(荒原)国家公园试点,掩护荒原自然遗产,行政规模涉及新疆、甘肃、青海3省区,控制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库姆塔格有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的"旗舰物种"野骆驼,凭据近年的一连观察,估测数量仅800多头,这是世界上仅存的纯基因野骆驼种群,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掩护价值,是国际公认的高度濒危物种。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带,有4个国家级掩护区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沙漠熊猫"。但这几个相互独立的掩护区多以铁丝网标示各自的界限,把野骆驼原本完整的栖息地一分为四,成了它们迁徙通道上的障碍,一些野骆驼被迫近亲繁殖,或与人类放养的家骆驼杂交,这么一来恐怕会导致野骆驼种群衰退。
"建掩护区本是好事,但围栏将野骆驼的栖息地割裂,这其实是正确目的下发生的副作用。"库姆塔格的"旗舰物种"野骆驼。
种群数量比大熊猫还少,仅800多头。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考队员还曾在库姆塔格沙漠里邂逅过藏野驴、蒙古野驴、雪豹、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并近距离视察它们的生存情况和生活习性。这个区域周边另有众多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如莫高窟、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汉长城、古楼兰……在卢琦看来,无论是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还是生态掩护的角度看,都特别有须要在库姆塔格建设国家公园。
2012年,他曾向原国家林业局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以沙漠景观为主体,建设沙漠公园,生长沙漠景观旅游,以掩护荒原生态系统、合理使用沙漠资源,同时对民众举行科普。该建议已被采取。
卢琦认为,国家沙漠公园更趋向于供公共游憩的休闲公园,而"国家公园"是一个牢固词组,不能拆开明白,这是自然资源掩护的最高形式,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定位相似,国家公园的焦点区不能举行开发或任何商业运动,但同时会提供一个可开发地域,供人们相识、鉴赏、体验原生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卢琦认为,建设国家公园,拆除围栏,将有助于对区域内的治理机构举行整合,解决"藩篱高筑"、多头碎片化治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基础上消除了网围栏这一野生动物的"致命杀手"。据相识,这份提案已列入国家计划。大漠沙漠也是"金山银山"卢琦继续解释,人类建各种掩护区,"说是为了物种好,其实最基础的还是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
"多样的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材等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良好的情况可以资助人们防控自然灾害。掩护它们就是在掩护人类自己。
"认清这一点才是生物多样性掩护的正确姿势。"卢琦告诉记者,"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情况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生态历程的总和,包罗"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条理。
然而,如今的形势有些剑走偏锋,有些人误以为掩护物种就掩护了一切,而忽略了对作为物种栖息地的"生态系统"的掩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物种而言,家都没了,它们还怎么生存?"库姆塔格沙漠里的胡杨天然群落。
胡杨被称为"沙漠英雄树"。中国林科院荒原化研究所王锋/摄采访中,卢琦向《情况与生活》记者澄清了民众多年来对荒原的认识误区,认为荒原是没有价值的地域或应当被治理的地域,这其实是因为大家混淆了"荒原"和"荒原化"。
卢琦先容,"荒原化"是在气候变化这个"先天不足"的前提下,后天加上人为运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域土地退化,造成类似荒原的景观。荒原化也有几个"儿子",根据形成的驱动力,分为风蚀荒原化、水蚀荒原化、盐渍荒原化、冻融荒原化。
与之相近的另一个观点叫"沙化",是指在种种气候条件下,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的、地表出现以沙(砾)物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二者的区别在于,沙化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域,荒原化则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域。
卢琦强调,许多荒原是"天生"的,属原生地理景观,存在的历史比人类久远。而那些荒原化的区域,以前可能不是荒原,而是因为过分放牧、滥樵、滥挖、滥采、滥垦、滥用水资源等不合理的人为运动,加上气候等因素导致土壤退化。要防治的是"荒原化",也就是让那些本不应是荒原的地方回归原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消灭地球上所有的荒原地貌。"那些天生的荒原恰恰是一类重要的自然遗产、生态资产,为啥要治理?为何人总想要消灭荒原?"在卢琦看来,生态治理应是"无为而治总相宜","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乱作为"。
人们要转变对荒原的认识,认识到"荒原不荒",严格遵循差别类型荒原的内在机理和纪律,科学计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荒原适合栽啥就种啥,宜荒则荒,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打造多元共生的荒原生态系统,确保荒原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完整性,才气让荒原这种特殊资源保值增效。要学会中国山水画的高级艺术手法'留白',给自然也留下适当空缺。"卢琦认为,荒原掩护应该遵循科学纪律,宜荒则荒、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卢琦认为,荒原生态系统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座宝库,只是人类还未找到最佳的"打开方式"。"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东北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未来,西北的大漠沙漠也会酿成金山银山。
"本刊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情况与生活》杂志社。责编:崔悦 网编:王之远。
本文来源:开云APP在线下载-www.pptxz.net
多建在城郊或风景区,中国古代称别业、别馆,3 世纪,意大利山坡地带出现台阶式别墅。中国西晋出现别墅,如洛阳石崇的金谷别墅。此外,历代著名的...
多建在城郊或风景区,中国古代称别业、别馆,3 世纪,意大利山坡地带出现台阶式别墅。中国西晋出现别墅,如洛阳石崇的金谷别墅。此外,历代著名的...
多建在城郊或风景区,中国古代称别业、别馆,3 世纪,意大利山坡地带出现台阶式别墅。中国西晋出现别墅,如洛阳石崇的金谷别墅。此外,历代著名的...
多建在城郊或风景区,中国古代称别业、别馆,3 世纪,意大利山坡地带出现台阶式别墅。中国西晋出现别墅,如洛阳石崇的金谷别墅。此外,历代著名的...
Copyright © 2005-2023 www.pptxz.net. 开云APP在线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银海区事算大楼905号 ICP备78614206号-7